新疆大学历史学院前身是1972年的新疆大学历史系, 2020年4月24日组建成立历史学院,是新疆大学首个研究型文科学院。全院教职工44人(含2名返聘教授),其中专任教师33人,高级职称20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24人。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
学院下设三个研究所,分别为中国历史研究所、西北边疆研究所、考古文博研究所。拥有三个科研平台,部区合建科研平台“西北边疆治理文献与研究中心”、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历代西北边疆治理研究中心”和新型培育智库“新疆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现有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三个本科专业: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
(2021年10月16日,我院副院长吴轶群教授参加全国历史学教指委“新文科与西部高校历史学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并发言。)
近年来,学院共立项3项国家社科重大或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重点科研项目,1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重大项目及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点项目,共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7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6项,有10项研究报告被政府部门职能单位采纳。出版著作27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0余篇。学院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15项,省部级奖28项,获大学生创新项目20余项,参与课题研究135人次。本科生升学研究生比例稳步上升,占比稳定在20-25%,毕业后升学率为35-55%之间,就业率保持在90%-100%。
学院招生咨询电话:
0991-8582550
学院招生咨询QQ群:
历史学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扎实历史学基本理论和中国西北边疆史基础知识,具备历史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与解决一定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相关社会科学理论方法,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科前沿动态,既可以继续攻读历史学各领域研究生进行深造,也能够在各级各类教学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旅游文化与博物馆等相关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史学史、外国史学史。
学科优势:本专业历史悠久,积累厚重,学风严实,以历代西北边疆治理史研究为特色,坚持从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视野出发开展新疆区域历史研究,发挥历史学修史、资政、育人、护国的作用,在国内外享有学术声誉,是新疆大学具有研究特色和学术优势的人文学科专业。
师资力量:学院拥有一支年龄层次均衡、高学历人才居多、学缘结构多元、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博士学历23人,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12人。
升学情况:本科生升学率基本稳定在当年毕业生总人数的20-25%。部分学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深造。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任职于文化教育部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成为国内各中小学校、高校教学与管理骨干力量。
(历史学院秉持建设研究型学院的目标和宗旨,借学术交流暨研究生学术交流月之际,将系列学术讲座与学术交流活动命名为“新芒论坛”,正是对新疆大学革命史上珍贵遗产的继承与发展。)
考古学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学研究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中华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具有家国情怀、担当意识、宽厚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素质考古学专门人才。考古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考古学的基础知识、技能与一定水平的科研能力,适宜到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
主干课程:考古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概论、田野考古学、考古绘图、中国考古学、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华民族史。
学科优势:本专业位于考古文博资源富集的新疆地区,在考古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具有较长的学科史和较深厚的学术积累,研究成果丰硕,培养人才众多,在推动新疆考古文博事业发展、创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与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学等学科具有良好的学科互动和交叉关系。
师资力量:学院拥有一支年龄层次均衡、高学历人才居多、学缘结构多元、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博士学历23人,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12人。
升学情况:本科生升学率基本稳定在当年毕业生总人数的50%。部分学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等高校深造。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任职于考古、文物、博物馆等部门,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
(历史学院教师与学生参加北庭故城遗址考察)